刘士雪:34年, 她在公益路上前行

发表时间:2024-05-23 22:01
20岁那年,刘士雪结婚成家,同样是在那一年,她踏上了公益路。照顾孤寡老人,免费救治家庭困难的病患,帮助有需求的人创业、就业。
晚上10点,54岁的刘士雪推开家门。她刚刚走访完村里的几位老党员,满身疲惫,心里却很畅快。

家住肃宁县尚村镇内村的刘士雪,是十里八乡有名的养殖能手,也是肃宁县巾帼志愿服务队副队长。从事公益活动这些年,她早就习惯了每晚这个时候才能到家。



把孤寡老人当作家人

不管多忙,每个星期三的上午,刘士雪和巾帼志愿者服务队的志愿者们,都会挤出时间、备好食材,到尚村镇的孝老食堂为老人们服务。

她们这样做已经有一年了。
为二三十位老人做一顿丰盛的午餐,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。更何况,她们还要为老人们洗澡、理发,天气不好时要把饭菜送到老人家里,逢年过节还会带上孩子来为老人们表演节目。
在刘士雪和大家的努力下,尚村镇孝老食堂早已不是一个单纯的食堂,越来越多的老人把这里当成第二个家。80岁的冯顺通没结过婚,无儿无女,这些年一直独居。他说:“以前一个人住惯了,从来没计算过日子。可现在,每天就盼着星期三能早点到。”
刘士雪又何尝不是如此。
早在孝老食堂成立前,她就经常到孤寡老人家里做公益,帮老人做饭、收拾家务,陪老人聊天……在她眼里,这些老人就和自己的亲人一样,几天不见,就想他们。



一条路走了34年

刘士雪20岁结婚成家,同样是在那一年,受丈夫影响,她踏上了公益路,一走就是34年。

刘士雪的丈夫张振国是一名残疾人,早些年开过门诊。身为医生,再加上残疾人的身份,张振国对弱者的遭遇更能感同身受,为困难群众免除医药费是经常的事。
刘士雪结婚后才知道丈夫时常接济弱势群体,她一边庆幸自己没有嫁错人,一边默默记下那些需要帮助的病患,尤其是那些孤寡老人。对于他们平时吃什么药,家里有什么难处,刘士雪都一清二楚。
不忙的时候,刘士雪就到这些弱势病患、孤寡老人家里,帮忙收收庄稼、干干家务,又或者隔一两天为他们做一顿饭。虽然做不到天天如此,但依然能让他们感受到如家人般的关心和照顾。
后来,刘士雪和丈夫改行干起了养殖,依然有不少弱势病患前来问诊,刘士雪就带着他们到其他诊所看病。她这边跟医生说“病人是俺亲戚,医药费俺出”,另一边又和病患说“医生是俺亲戚,看病不花钱”。但实际上,刘士雪与他们非亲非故,所有费用从来都是她出。



从一个人到一群人

2021年,刘士雪当“官”了。
那一年,肃宁县成立巾帼志愿服务队,长期从事志愿服务活动的刘士雪被任命为副队长。“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。以前我总在想自己能帮多少人,现在思考更多的是能带动多少人从事志愿服务活动。”刘士雪说。
策划活动、四处宣传……光是在内村,刘士雪就发展了14名村民加入巾帼志愿服务队。如今,她们都成了“顶梁柱”,每个星期三的上午,都会和刘士雪一起到镇里的孝老食堂服务,不管多忙都是如此。
这几年,肃宁县的电子商务发展很快,很多人借此赚到了真金白银,刘士雪也发现这是个“宝矿”,“这买卖不错,技术门槛低,能说会道就行;投资金额也不大,往小了说,有个手机就能干。”她鼓励引导志愿者学习电子商务,学成后,再把技术教给有创业意向的人们。
在很多人眼里,她如同一个原点,源源不断地向四周发散着善意。

来源:沧州日报